位于德國西北沿海威悉(WESER)河口右岸,瀕臨黑爾戈蘭(HEL-GOLANDER)灣南側(cè),距不來梅(BREMEN)約32n mile,是德國汽車、機械及化工產(chǎn)品的主要出口港,又是歐洲最大集裝箱港之一,也是歐洲主要的中轉(zhuǎn)海港。主要工業(yè)有鋼鐵、機械、魚類加工及食品工業(yè)等。
該港屬溫帶海洋性氣候,盛行西西南風。溫和濕潤,冬雨較多。年平均氣溫最低1月約一3℃,最高7月約18℃。全年平均降雨500~1000mm。平均潮差約3.6m。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、龍門吊、集裝箱吊、浮吊、跨運車、叉車及滾裝設施等,其中浮吊的最大起重能力達800噸,還有各種尺寸的輸油管道及油船洗艙污水處理船等。供修理船舶用的干船塢最大可容納7.5萬噸級的船舶。現(xiàn)代化的裝卸香蕉的設施,每年吞吐量可超過35萬噸,卸礦機的速率每小時達2000噸。碼頭上有貨場面積約19.6萬平方米,油庫容積約6.4萬立方米,可停放車輛的庫場達40萬平方米。在集裝箱堆場上按兩層堆垛可堆放3萬TEU,有全套搬運集裝箱的汽車設備。在斯特倫卡那(STROMKAJE)碼頭上能同時停靠8艘大型集裝箱船舶。大船錨地在威悉河口,水深達20m。港口的工作效率和質(zhì)量相當高。在不來梅港的數(shù)據(jù)處理中心有一個龐大的信息處理系統(tǒng)。它能為國內(nèi)外各公司提供貨物情況和流向等有關數(shù)據(jù)。各公司使用電子數(shù)據(jù)處理系統(tǒng),能檢索到貨物發(fā)運地、運輸方式等詳細情況。在不來梅港進出的船只都有雷達導航。它是世界上較安全、先進的多級監(jiān)視手段,在10多個電視屏幕里,不僅顯示了船舶的位置、船上裝什么、到什么地方、有多少噸位都能查到。什么時候需要與裝卸公司、儲存公司、轉(zhuǎn)運公司、理貨公司聯(lián)系均可及時傳達到對方,減少了許多人工環(huán)節(jié),成倍提高了效率。在整個作業(yè)現(xiàn)場采用計算機控制,每臺跨運車裝有終端,隨時接受來自控制中心的遙控指揮。整個作業(yè)秩序有條不紊,萬噸級船舶只需2~4小時就可裝卸完畢。沒有船等港,只有港等船現(xiàn)象。該港KAISERHAFEN、CL-OUMBUS、KAJE和WESER PORT為自由港區(qū),面積達700公頃,主要出口貨物除汽車、機械、化工產(chǎn)品外,還有化肥、水泥、布匹、鋼鐵及雜貨等,進口貨物主要有礦石、燃油、糧谷、煤、麻、煙葉、魚、木材、紙及熱帶水果等。1992年不來梅/不來梅港貨物吞吐量達3070萬噸,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47.4萬TEU,比1993年增長8.8%。1989年轉(zhuǎn)運的汽車達70萬輛。為了適應船舶大型化,港口計劃建設適應下一代集裝箱船的第三集裝箱碼頭,該碼頭岸線總長達3km,第三集裝箱碼頭將建設2個泊位,水深達14.5m,將設置適應超寬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裝卸橋,擴大集裝箱堆場面積到80萬平方米。這一工程完成后,能在12個泊位上同時進行裝卸作業(yè)。該計劃預定1996年竣工。該碼頭將由不來梅倉儲公司(BLG)經(jīng)營。